070700【海洋科学】学术硕士学位点,学制三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2012年获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培养适应科技进步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尊重事实、追求科学和真理,具有坚实的海洋科学知识、创新精神,以及解决科学问题和优秀表达沟通的能力,能在涉海单位从事高端人才培养或承担重大科技需求任务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和特色优势:
物理海洋学方向:重点研究包括全球海洋多尺度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系统、极地海洋动力过程、陆架海海洋动力学和海洋生态动力学,并通过学科交叉,支撑海洋学的发展。特色与优势领域包括极地海冰海浪预测、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海洋过程与渔业资源等。
海洋生物学方向:重点聚焦极端海洋(包括深渊海沟、深海冷泉和南北极)环境与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学及生物资源,尤其是极端海洋典型物种的生命过程及其与环境和海洋过程之间的关系、生物资源响应气候变化的机制、极端海洋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生物生命过程和生理生态分子调控机制。
海洋地质学方向:主要研究大陆边缘和大洋盆地的结构、地质特征、成因和演化。优势研究领域有深海和深渊碳循环、海底冷泉活动及地球化学过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以及通过重建短周期和长周期浅海和深海环流模式认知过去的全球变化等。
海洋化学方向:研究海洋各部分的化学组成和含量、揭示海洋各种化学过程和分布迁移变化规律,并从事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特色领域包括深渊海沟极端环境的化学物质循环,河口近海天然和人为化学物质的环境行为及影响机制,微生物碳代谢流和微生物脂类组学等。
海洋技术方向:研究海洋及海岸带遥感、海洋测绘与海洋信息工程、海洋声学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海洋探测仪器和装备的研究等,涉及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海洋测绘、耐压结构和材料、通讯、定位、控制、能源、数据处理等各种通用/专用技术。
077600/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点,学制三年,授予理学/工学硕士学位
2006年获批环境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11 年获批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需求,具有系统性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和能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能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技术、研究或管理人才。
研究方向和特色优势:
环境科学方向:主要研究海洋与大气环境动力学、环境化学、水域环境与生态学,其突出特色是环境科学与海洋科学、生态学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环境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知识,了解环境科学学科研究前沿,有一定的解决海上和陆地环境问题的研究经验,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水平,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本研究领域中比较重要的科学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能胜任环境科学相关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 污染物环境行为和归趋;(2)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环境效应;(3) 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
环境工程方向:主要研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相关的环境工程材料、工艺与设施,海洋与城乡及水域环境保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毕业生应掌握环境工程学科及交叉领域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环境工程的专业理论与研究技能,了解本领域研究方向和动态,具有开展本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毕业后能胜任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污染控制与治理;(2) 废物处理与利用;(3)环境生态工程。
环境规划与管理方向:主要研究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安全评估等,以海洋、城乡及水域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环境质量预测技术、环境污染溯源和生态损害鉴定等,具有显著的理、工、管学科交叉特点。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环境学科与海洋学科基础知识,了解环境海洋学、海洋科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和环境法律等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具备海上和陆地实际环境相关工作经历,具有解决本研究领域中科学问题的能力,毕业生能胜任有关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环境监测与评价;(2)环境污染溯源与损害鉴定;(3)环境规划与管理。
071300【生态学】学术硕士学位点,学制三年,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基础,以高效和谐为方向,以生态工程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需求,具有扎实的生态学理论基础和生态工程专业技能,具有系统性分析生态问题成因、解决复杂生态修复问题的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生态学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和特色优势:
生态系统生态学方向:聚焦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研究特定类型和空间尺度的生态系统功能状态及其分布与演替机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生态系统组分、结构、过程、功能格局及形成机制,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馈,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安全保障等。以河、湖、湿地与河口、海洋等水域生态系统研究为特色,重点开展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维持机制、水域生态系统动力学及模型、水域生态系统监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物环境控制机制、水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等前沿研究。在水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流过程、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动力学及模型等研究方向形成优势。
修复与可持续生态学方向:聚焦受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物理破坏生态系统的生境修复和生态系统恢复,研究领域包括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及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危害过程及其效应,生态系统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生态系统退化原因、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修复重建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等,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解决自然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实践。重点以水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域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蓝色碳汇机制与评估研究为主要特色,开展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
085700【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学制三年,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2022年获批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培养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良好的海洋和水域环境污染评估与生态损害鉴定、污染治理、资源化利用和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掌握资源与环境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工程领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和特色优势:
环境污染防治与资源化方向:针对生活和生产环境中、特别是水域生态环境的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问题,重点研发“三源”控制、环境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活和工业废水处理处置技术、水资源高效利用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水域内源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船舶压载水应急处理处置技术、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等。
环境监测与生态工程方向: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可持续资源开发与管理需求、建设项目及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问题,研究与开发快速污染调查检测、动态自动监测预测等技术与系统。对接水域和海洋环境与生态修复的需求,运用生态学和工程学方法,重点研发富营养化水域生态修复工程、田园综合体工程和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生态数值模拟系统,溯源与预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富营养化水体等生态修复技术、水域生态景观构建技术,近岸近海生态工程及海洋牧场建设技术及工程等。